沖壓機械手現場使用的注意事項
發布日期:
2020-12-07
瀏覽人氣:
0
目前,沖壓機械手被廣泛運用于各行各業,沖壓機械手投入使用成本相對于其他工業機器人的成本要低得多,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客戶現場要如果改善使生產效益大化,這是很多企業在運用沖壓機械手之前所考慮的問題。
1)根據客戶提供資料情況,因無法確定產品材料大小,現在設備布局如下圖所示,如果出現差距較大的產品,以實際情況對布局圖做適當修改。
2)根據客戶提供資料情況,客戶所生產產品中可能存在一機雙模(或一模雙料)的情況,如果出現此類情況,客戶必須保證每臺沖床中兩個產品的中心距都是相同的;如果中心距不一樣,會導致機械手從上一模具取料送入下一模具時,材料無法準確放入下一模具的特定位置。如果當中出現較為特殊的工藝,需以實際情況為準進行解決。
3)根據客戶現場機臺情況,因機械手的取料范圍在980—1420mm,如果客戶現場機臺中模具的下模面到地面距離低于此范圍。
建議:客戶墊高沖床或其他的方式解決;如果客戶機臺中模具的下模面到地面距離高于此范圍,則需加機械手上加一個底座墊高;相鄰兩套模具下模面的高低落差需控制在400mm以下,高低落差越低機械手的生產效率越高。
4)根據客戶現場機臺情況,部分模具中缺少對產品的定位,配合機械手完成生產連線,需在模具上添加多個方向定位(或內外定位同時添加),保證產品的加工精度;
建議:客戶在缺少定位的模具中添加適合的定位方式(根據產品加工工藝而定)。常用的幾種定位方式有:外定位、內定位、仿形定位等。
5)根據客戶現場模具情況,如果機臺中或模具上有阻礙機械手運作軌跡的部件(模具導柱、機臺上的光電感應裝置);
建議:客戶將阻礙機械手運作軌跡的部件進行適當的調整。(如果模具中的導柱阻礙機器人的運轉軌跡,四根導柱的模具,建議客戶取消前面兩根外導柱)
6)根據客戶現場機臺情況,因部分機臺的行程大小不同,機械手選用的取料捉手也不同;如果客戶機臺中模具的開口范圍在50mm—130mm之間,機械手需采用特殊捉手進行取料及放料;如果客戶機臺中模具的開口在130mm以上。
建議:機械手可采用普通的捉手進行取料及放料;一切根據實際產品而定,如果有拉伸或折彎較大的產品,需加上拉伸高或折彎高度后再測量模具的開口高度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