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瘋了!因為在美的,“機器代人”大潮被演繹到極致。
據官方資料顯示,美的集團目前已“聘請”800臺機器人上崗,從而使車間效能提升15%以上。在2017年以前,美的還打算再“聘請”1700名機器人,并開啟2-3條全自動生產線。到2017年,初步實現“無人工廠”。其自動化投入,將達到數十億元。無人工廠將大幅提高生產率,但也可能帶來陣痛,數錢工人的“飯碗”可能被機器人搶走。
60臺機器,干了650個人的活
在珠三角另一家“無人工廠”,機器人同樣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在這家打磨車間,60臺鍛壓自動化機器手晝夜無休,24小時連續作業,為一個個手機結構件仔細打磨。幾個月前,這里還需要650名工人,但現在,只需30位工人負責即可。
最近這幾年,人工成本上漲,招工難,用工荒,困擾著很多企業,甚至影響了一些產業發展。 不久前有一則新聞,廣東東莞第一家民營“無人工廠”開始投入建設,很多人說這標志著當地“機器換人”戰略進入新階段。但是這則消息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擔憂,機器在填補人工空缺的同時會不會取代人?那么無人工廠到底是什么樣子?面對新變化,直面機器人挑戰的農民工們準備好了嗎?今天我們的記者就帶您去探訪幾家無人工廠。
用新飯碗替代舊飯碗 用自動化的機器替代部分人工勞動,這是工業發展的一個新趨勢。
自動化的機器會搶走部分人的飯碗,但機器人的使用也會創造新的工作崗位,比如需要更多制造、操作機器人的人。技術進步會減少工作崗位,社會進步又會增加很多新的工作機會,機器人搶走了一部分飯碗,人們還會創造出更多新的飯碗。我們不需要太擔心機器人會搶走多少飯碗,更應當擔心的是如果沒有足夠的培訓機制幫助農民工快速掌握新技能,出現了新飯碗,農民工也端不上。
機器人有人無法比擬的優點,例如:不需要休息、不要求加薪、不會抱怨而且不會跳槽等等!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工人們只有掌握扎實技能,練好內功,才能避免被機器取代。